是工业化让中国大地重回了绿水青山
多数人想象中,古代到处是风光秀美的绿水青山。
是因为现代人对古代的了解完全来自于诗歌、山水画和古装影视剧的培养。
然而古代山水画并不写实,只能作为参考。
(资料图片)
如果你看过清末的老照片,可能会发现,全国各地无论南方北方,都是光秃秃的一片。
树木哪里去了?
其实森林枯竭、四面秃山的景象并非清末才出现,早在明代就已经非常普遍了,并不是外国人故意只拍中国落后的一面。
森林枯竭的生态危机,背后其实是人口爆炸式增长所带来的能源紧缺。
这不仅给中国古代,也给近代欧洲带来了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其影响并不亚于现代人所津津乐道的「土地兼并」和「明末小冰期」,而过去很少有人意识到森林枯竭的重要性。
如果从森林枯竭开始出现的北宋算起,它至少影响了中国长达 1000 年之久。尤其是北方中原地区,更是早在隋末唐初就已经出现了森林枯竭的征兆。
如果你能穿越回明朝,可能会震惊地发现,此时中原的森林居然不如 21 世纪的多,到处都是缺少树林的平原和光秃秃的山脉。甚至可以说,当代中国的森林生态可能是近 1000 年来最好的时代,吊打明清时期也不为过 !
这是不是颠覆了你的想象?
1.为什么说早在明代,中原地区就已经森林枯竭?
这是一个朝鲜官员的亲眼所见,他发现沿京杭大运河,直到山海关和辽东,明代的中原到处都是秃山。
公元 1488 年,明朝成化年间,一个叫崔溥的朝鲜官员在济州岛渡海回朝鲜半岛时遭遇风暴,幸运的是船没有沉,而是被风吹到了中国的江南沿海。
大难不死的崔溥在宁波被当地人救起,并被明朝官员护送,一路沿着京杭大运河,从江南到达北京面见皇帝。又从北京北上,过山海关平安返回朝鲜。
因为这段传奇的获救经历,崔溥对当时的中国官民感激涕零,极其尊重中华上国。
崔把沿途所见记录整理,写成《漂海录》一书,他在书中对江南的风光和人文印象极佳,在北上的途中,他也忠实记录了华北森林绝迹、水土流失和沙尘漫天的生态问题:
北京即虞之幽州之地……且其山童,其川污,其地沙土扬起,尘埃涨天,五谷不丰。 …… 其北支,则通连燕山之脉,东过迁安……直抵于山海关,关外又蜿蜒而东,至……医巫闾山,自北京以至于此,山皆童秃不毛。
崔溥所途经的运河沿线已经是明朝经济最繁华的地区,但相比之下,他更喜欢环境优美的江南,而不是生态环境彻底恶化的北方中原。
其实不仅仅是明代,隋末唐初的中原就已经树木稀少了。
唐朝吏部尚书唐临在公元 654 年左右写成的《冥报记》中,提到一个发生在幽州的故事,其中有一句:
山东少林木,松柏尤稀。
这里的山东并不是现在的山东省,而是指崤山以东的中原地区,也就是说,早在唐朝,中原就已经林木稀少了。
到了公元 904 年的唐朝末期,篡唐的朱温(朱全忠)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疯狂举动。
他把长安大大小小的建筑拆毁,将获取的木材投进渭河,顺着黄河而下,漂到下游洛阳附近。目的是用这些木材在洛阳营建自己的新宫殿,而长安却因此变成了一片废墟。
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取其材,浮渭沿河而下,长安自此遂丘墟矣……
这是因为经过唐朝近 300 年的砍伐,此时洛阳所在的整个中原地区,包括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早已经没有了建造宫室所需的高大林木。
所以朱温只能靠拆掉长安,来获取洛阳宫殿建造所需的二手建材,而且居然连老百姓的房子也没放过。
北宋初年,东京汴梁建造房屋也需要木材,就只能去砍伐更偏远的陇山以西,也就是甘肃天水境内的森林来供给汴京。
秦州夕阳镇,……材植所出……因建议置采造务……岁获大木万本以给京师。
他们将木材捆绑成木筏,顺渭河而下进入黄河,最后转运到开封汴梁。
平初监市木秦、陇,……以春秋二时联巨筏自渭达河,历砥柱以集于京师,期岁之间,良材山积。
1158 年,金朝的完颜亮要重修汴京,此时甘肃天水的森林也没有了,只好到六盘山的深山里去砍伐,这个地方太过偏远和险阻,唐宋时都没有能力开发。
为了运出木材,人们只好在悬崖上建起长达十几里的栈道,用车运到天水,到天水后顺渭河漂到汴梁。
青峰山巨木最多,而高深阻绝,唐、宋以来不能致。中彦使构崖架壑,起长桥十数里,以车运木,若行平地,开六盘山水洛之路,遂通汴梁。
1406 年,明朝的永乐帝开始修建北京紫禁城,此时北方中原已经无法寻找到高大的木材,只能去万里之外的长江上游寻找营建宫室所需的木材。
今独材木为难,盖巨木产自湖广、四川穷崖绝壑、人迹罕至之地。斧斤伐之,凡几转历,而后可达水次,又溯江万里,而后达京师,水陆转运,岁月难计……
从以上的历史记录中,我们可以发现,从隋末唐初开始北方就缺少林木,晚唐时中原和关中的森林已经绝迹;
宋金时期为了获得宫殿所需的木材只能去黄河上游的深山里寻找;
而到了明清,则要万里迢迢去南方长江上游的偏远山区去寻找大木。
这是一个森林逐渐枯竭的过程,与此同时,也是中原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过程。
2.森林砍伐导致了水土流失等生态灾难
北宋的苏轼 1061 年任职关中,在他写的《凤翔八观》诗中,就可以看到关中地区已经有了秃山和水土流失。
况当岐山下,风物尤可惭。 有山秃如赭,有水浊如泔。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齐鲁丘陵里的松林已经消失,而河北的太行山、河南和江南各处的松山也大半是秃山,同时华北众多的河流也都变得浑浊不堪。
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太半皆童矣。 …… 漳水、滹沱、涿水、桑乾之类,悉皆浊流。
沈括和苏轼所记录的北宋中原,不仅森林枯竭,还出现了水土流失问题,在生态上已经和 400 年后崔溥所记录的明代中原相差不远。
我们知道缺少植被的直接后果是水土流失,这让河流中泥沙含量增加,导致水患频发。
宋代之前的黄河原本是向北流入渤海的,到了北宋末年,杜充为阻挡金军,挖开了黄河大堤,黄河决口向南夺泗水河道,最后合淮河入黄海。
前面提到的朝鲜人崔溥,当他沿大运河向北,到达淮安时突然惊讶地发现这里居然有条黄河。这和《禹贡》里写的不一样啊,黄河不是在北方吗?怎么跑到南方和淮河一起入海了?
臣问诸傅荣曰:「以《禹贡》观之,黄河……东北入于海。……今合为淮河何也?」
明朝陪同的官员吹牛说,这是我们大明挖的!
「在我大明朝,凿河路,注之淮,合流入海。河失故道,与《禹贡》有异云云。」
明代永乐年间的确曾花了很大力气治理了黄河,并在元代大运河的基础上重新修浚了京杭大运河,但黄河在此之前的 300 年里一直是南流的。
从南宋开始,南流的黄河就频繁改道,频繁肆虐于黄淮之间,数千万人因此流离失所,失去家园。
黄淮平原原本是中原最富饶的地区之一,因为黄河水患变成了贫穷落后的黄泛区。其负面影响即使到了 1000 年后的今天,仍然在持续。
3.水土流失的另一个副作用是让植被的恢复更加困难
北方的冬季寒冷、降水也少,树木生长较慢,特别是松柏,一旦砍伐殆尽,需要更长时间来恢复,而且伴随水土流失,缺少土壤的山体上更难以形成森林。
所以千年以来,古代中原的生态系统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始终无法得以恢复,直到清末、民国也是如此
即使到了如今,尽管长城的植被已经恢复了很多,还是没有高大的树木。
这是因为长期的水土流失让山上只有很薄的土壤,只适合灌木生长,而乔木难以成活。
不光北京四处都是秃山,山东地区也如此。
比如下图是 1929 年民国时期的泰山,山顶几乎没有树木,可以说是座秃山。
当清末照相技术进入中国时,华北的群山其实已经秃了 500 年,甚至 1000 年之久。
这就是为什么清末民国的老照片里,北方到处都是光秃秃的一片。
森林枯竭并不是一朝一代的百年问题,而是长达千年难以治愈的沉疴。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文章
精彩推送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