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只此青绿,万千气象
这两天,成都摩诃池公园一派忙碌,这处自隋唐以来就位于成都中心城区的一抹青绿,犹如成都核心区域的一块碧玉,吸引着人们打卡。
而更为热闹的,是位于龙泉驿区的东安湖。这里曾发现“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也被寄予了更多的期望。几天前,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这里开幕。
(资料图)
前不久,当国际体育记者协会主席吉亚尼•梅罗来到已是成都大运会主场馆的东安湖体育公园时不禁感叹,从未想到在城市里也能看到如此美妙的地方,认为“这里的体育场馆是奥运会级别的”。
▲清晨的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 摄影 嘉楠
“长”在公园里的场与馆
如果说东安湖是城市的一只眼,我们就能透过这只眼,看到成都大运会场馆建设的“别出心裁”。
曾经的东安湖所在地,只是几亩方塘、一片桃林,如今摇身一变,已成了让桃花水母安家的城市生态样本。在外人眼里,东安湖的出现只是经过了设计、开挖、蓄水等工序,而在设计者廖桂英眼里,这是团队从水库形态构建、水库蓄水设计到后期调度运行,对水生态和驳岸生态的重视。
更让人惊叹的,是东安湖的湖底森林。为了构建良好的水生态系统,海太和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院长郭银银和同事们在湖底构建了沉水植物群落,以保证东安湖的生物多样性、产氧量和水下森林的景观。
▲雪山、339天府熊猫塔和东安湖体育场馆同框 资料图 摄影 王效
成都观鸟会的沈尤和余欢喜欢这样融于自然的城市风光,因为东安湖体育公园以水系串联,组成湖、河、溪、湾、池、渠、瀑、泉、井、岛,形成动静有序的十大水系形态,俨然已成为鸟儿的天堂。仅仅两次短时调查,他们就发现了45种鸟类,其中水鸟1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
无论是湖中出现桃花水母,还是园中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现身,都是成都在筹备赛事过程中对生态底线的坚守。正如廖桂英所说,东安湖的设计,实现了过去单纯建水库向构建生态河湖的转变。这和北京冬奥建设者、雪道施工项目负责人付召坤的感受异曲同工——以前修路,心中只有路;现在修路,心中更有山、有树、有草、有动物,还有人类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园。
▲桃花水母 资料图 图据新华社
也就是说,赛事场馆不再只是单纯地修几处建筑,更包括周边生态的建设与保护。就像北京冬奥会为了保护一棵无法移植的水榆花楸古树,改变了一条雪道施工计划,成都大运会也为了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保证原始地形,修建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育公园。
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大运场馆的一方湖泊呈现,意味着“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理念已贯穿成都大运会的方方面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早已成为成都的内在发展逻辑。
综观大运会比赛、训练场馆,东安湖体育公园只是成都大运场馆建设的一个缩影。其实,凤凰山体育公园、青白江区文体中心等大运场馆所在地,甚至青龙湖湿地公园、桂溪生态公园等市民爱逛的公园,无论从观感还是从体验上,都和东安湖体育公园一样,将体育设施有机融入周边生态之中,与公园城市共生长。
▲青白江区文体中心 资料图
▲凤凰山体育公园 资料图
“长”在公园里的大运场馆,让成都大运会多了一些绿色,也让公园多了一些运动的气息。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公园城市举办大运会,让城事和赛事在绿色生态上的追求、可持续发展上的要求实现默契和共鸣,最终在这个夏天共同讲述一个动人的绿色故事。
一滴水的大运故事
当一片雪变成一滴水,当一滴水变成一度电,当成都大运场馆被点亮时,在海拔3000多米的二郎山上,国网四川送变电公司保电特巡队员周树荣和杨忠宇正结伴前往500千伏康蜀一二线,完成其中20基铁塔巡视任务。而500千伏康蜀一二线,正是甘孜清洁能源输送至成都大运会场馆的线路之一。
正是周树荣和杨忠宇这样的“守护者”“搬运工”,把高原的雪水变成电,送至成都大运会各大场馆。这难免让人想起北京冬奥会上颇为诗意的“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这样的浪漫在巴蜀大地上演绎,就是一片雪花,翻山越岭来到成都,点亮激情澎湃的赛场,成就了“贡嘎的雪点亮大运的灯”的佳话。
▲兴隆湖 图据新华社
故事的背后,是成都大运会所有场馆将实现100%清洁电,力争赛事举办“零碳排放”的目标。比如依托四川水电优势,围绕主网供电能力提升、区域变电能力扩容、局部网架结构优化,加快220千伏玉堤站配套工程等17个重点项目建设,保障开闭幕式、竞赛场馆、主媒体中心、大运村等常规电力消费。比如鼓励绿色出行,落实1100台新能源大巴(含80台氢能源车)和660台新能源小车作为运动员、技术官员及媒体等交通服务车辆,龙泉赛区配备50台氢燃料车用于赛事保障等等。
另一滴水,则讲述着成都大运会的另一个绿色故事。当刘建拿起一瓶水倒向新都香城体育中心的地面时,地面“吸水”的神奇画面出现了。这位香城体育中心工程运营工作人员,向大众展示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如何成为可见的现实。利用透水混凝土进行路面铺装的外围,高效渗水、透水,让路面得以保持干爽。
但水并不会凭空消失,而是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设置在场馆最下方的储水器。经过净化处理后,这些水就成了场馆的日常绿化用水、场馆内外的清洁用水、中央空调的补水等,被循环使用着。一滴滴水,一次次汇聚,就可以让场馆全年节水量达3000吨以上。
▲新都香城体育中心 资料图
窥一斑而知全豹,香城体育中心的绿色故事并非个例,纵观全局,从绿色建筑到节能场馆,从低碳能源到环保设施,方方面面都呈现着成都大运会的绿色办赛理念。据介绍,成都大运会新建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利用多元化技术手段,实现场馆低碳、节能、环保;既有场馆则通过节能灯具替换,换装空调系统等改造升级,优化自然通风和采光,实现场馆高效节能。经过初步核算,通过落实可再生电力替代、绿色低碳建筑、新能源汽车使用等源头管控措施,成都大运会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
绿色,这个夏天的成都流行色
几天前,网友“猫猫”通过“碳惠天府”小程序的低碳大运专区兑换到了成都熊猫基地免费电子门票。作为“大运有我”市民低碳行动的“铁粉”,绿色大运已经悄然改变了她的生活方式。过去,她喜欢开车出行,如今她爱上了骑行。在以步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获得碳积分的日子里,众多成都市民已和“猫猫”一样,成了城市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如今,“碳惠天府”平台用户数超过200万人,约9万吨碳减排量实现价值变现。
7月16日上午,“迎大运——环城生态区健康跑”活动在成都环城生态区一级绿道开跑,1400多名各行各业市民代表、运动达人奔跑在鲜花绽放、绿植连片的公园美景之中,城市充满着青春的活力。温江区市民崔洪升和朋友一起参加了这场活动,他觉得和众多爱跑步的人一起跑,超“燃”。
▲7月16日,成都举行迎大运·环城生态区健康跑活动 摄影 王效
▲7月16日,成都举行迎大运·环城生态区健康跑活动,图为成都市桂溪生态公园 摄影 王效
正是城市处处洋溢着浓厚的大运氛围,才让“崔洪升”们爱上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奔跑在青龙湖、兴隆湖、东安湖、桂溪生态公园,也骑行在生态绿道上、下班回家的路上。运动让这座城市充满着浓浓的多巴胺,也促使大家走向户外。这不,一种叫做Citywalk的城市漫游,正在成都流行起来。这也难怪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雷诺·艾德数次惊讶于这座城市蓬勃向上的体育氛围。
成都大运会期间,越来越多的成都人加入到了绿色生活的行列之中,让成都的城市气质由“休闲慢节奏”向“运动健康”悄然转变。“抖音成都热力指数”显示,成都市民对运动的关注度已经超越了麻将,对篮球的关注度已经超越了火锅。更优良的生态本底,营造出更丰富的运动场景,让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健康多元。
▲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 资料图
数据显示,在这个超21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体育人口即将突破950万。2022年,成都市体育消费总规模提升至578.6亿元,较2018年增长44.5%;2022年,成都全市体育产业总产值达1005亿元、增加值385亿元,相比2018年分别增长59%、79%。绿色理念也深入其他领域,购买节能汽车家电等绿色产品也成了一种流行的选择。截至今年6月底,成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1万辆,居全国城市第六、非限购城市第一。
最成功的变化,就是潜移默化,以成都大运会为契机,成都人的生活理念已然改变。全民运动不再只是一种号召,而是一种自觉和主动;绿色生活也不再只是一种构想,而是一种习惯和日常。
红星新闻记者 黄静
编辑 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上一篇:墨菲:不理解阿森纳为什么要引进拉亚,他和拉姆斯代尔如何使用?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文章
精彩推送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