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即时看!哲学是人对人生系统的反思
哲学,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即思考人自身思想的思想。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一向被认为可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西方人甚至认为儒家就是中国人信奉的宗教。无论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中国人都大概知道儒墨道,并常会接触这些思想。大学学习中,马原、毛概课程成为必修,学生若只拘泥于了解概念,无疑会成为一种学习负担,如若从故事、历史以及自身出发进行思考,其将成为有趣的经历,中国哲学的学习亦是如此。
(相关资料图)
《中国哲学简史》是一本值得精读的经典,其作者冯友兰先生著有《中国哲学史》,其利用汉学家研究成果,同时应用西方逻辑分析法解释中国哲学家的观念。他本人学贯中西,所形成的哲学观体现了中西合璧、温故知新的特点。为将中国哲学传播到世界,他写了这本意义重大的简史。虽是民国著作,当下阅读却未感过时,相反能活学活用。或许是简史,又是写给西方大学生的,语言通俗易懂,这却恰好为缺乏系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中国人打开了一扇了解自己国家、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窗。透过这扇窗,从那些朗朗上口的古文中,接触了中国哲学思想,读前如混沌未开,读后像盘古开天地,豁然开朗。当代中国人儿时多少背过《论语》、《孟子》、《庄子》,正因为从小接触儒道文化,中国人的思维里也会无意识地存在着中国哲学思想的特点。书中冯先生还不断借用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等西方哲学家的思想进行了例论,中国人看到这些,并不像西方人用以理解中国哲学思想为目的,而是从中体会中西哲学的异同并不禁感叹其中的相似与差异。不同的地理文化、经济形式,使中西方产生了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不一样的政治制度,同时又有相通。不同学派之间、中西思想之间所发生的碰撞,激发出了无比炫丽的火花。反复琢磨此书,获五点思考:
一、中国哲学与中国宗教
“家”指一个思想派别,“教”是一种宗教派别。而“学”则指以“家”的经典为研究对象,形成一门系统的学问。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其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中国人从哲学中寻找并得到了类似于宗教,却又高于宗教的超伦理道德价值。因生于亚欧大陆,农耕成为立国之本,中国哲学家在“普天之下”、“四海之内”的“世界”中形成的思想自然不同于海洋文化孕育出来的西方哲学思想。中国哲学家的言论和文章简短并有暗示性和寓言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中国哲学思想却能深深渗透到中国人的骨子里,提供精神上的思考方式与处世之道。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而且实际上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中国有儒释道三大宗教,但就如讲求顺乎自然的“道家”和反乎自然的“道教”截然不同。中国哲学与中国宗教是不同的,更有趣的是,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哲学意味的。即使是今日也常能看到不少人既会遵守佛教的某些条例又会去参加一些道教甚至西方教派的活动。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中国人从哲学里满足了这个追求。人不一定是宗教的,但一定应当是哲学的。
中国哲学虽“百家争鸣”,但唯有将各学派思想相融合,才是真正的中国哲学思想,各家思想并不是格格不入的,有相似也有对立,更有趣的是各学派人物间还出现好友以及师生的关系。
二、中国哲学的处世之道
中国哲学分析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并提供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处世之道,这里先探讨后者。中国哲学思想为中国人提供了提高精神境界之道,追求的是“天人合一”。道家、佛家主要提供欲得到最高成就必须脱离尘世罗网,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的“出世的哲学”;而儒墨法则主要提供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入世的哲学”。因此中国哲学家的任务是寻求出世与入世这两个对立的综合与平衡。说中国哲学是入世的,这不完全正确,它虽然提供了入世的思考,但同时要求在精神上“至圣”。人生被化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种境界,前两者为自然的产物,而后两者则是精神的创造。因此,中国哲学要求人内在追求精神上的“圣”,外在追求人与人的和谐,即“德”,即“内圣外王”的人格。笔者认为当今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内圣外王”基础。
三、中国哲学的治国之道
中国哲学讲“内圣外王”之道,因此必定与政治思想分不开,各学派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政治思想相联系,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虽然不同学派有着不同的执政之道,但都会顺应时政需要进行调整创新。亦或者说,统治者会根据时政的需要选择不同学派思想作为主流思想推广。秦统一六国后以法为教、焚书坑儒,为的是思想上巩固统一;汉初倡导“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推翻秦朝;汉武帝时推行独尊儒术也是为了大一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盛行同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中国哲学思想为君王提供了治国之道,同时也向执政者提出了明德修身的要求。
四、中国哲学的人性善恶
对于人性的讨论最有趣的莫过于本性善恶的讨论。人性无所谓善恶,还是可从善也可从恶,亦或是有的性善有的性恶呢?孟子认为人本性有“仁、义、礼、智”四端,加以发展才真正成为“人”;而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中国人从小接触《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随着接触的人多了,也遇到一些“坏学生”,被欺负、被欺骗,那么这些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呢?这些人常被批评为“没教养”,意思便是家庭教育不够,如果是这样,那岂不是人的善是需要后天教育得来的?但我们又遇到不少“好人”,他们乐于助人,以至牺牲自己,那么他们是性本善还是后天的教育好呢?“性本善”是孟子的观点,而“性本恶”则是荀子的观点,不同时代的儒家代表,他们的观点其实能反应当时时代的情况。综合其说,人的本性中有善因也有恶因,可从善亦可从恶,后天的教育可以深刻影响人的发展。正如人“三分靠天赋,七分靠努力”,人的本性无论是善是恶,后天的引导与教育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至关重要的。
五、自然科学的哲学反思
中国哲学思想与自然关系密切,这和中国的地理环境同样脱离不了干系。道家认为人最高的成就在于个人与整个自然即宇宙同一起来,“重农抑商”的政策由来已久。“士”由于通常是地主,命运系于农业,他们对宇宙的反应、对生活的看法同样是对“农”的表达。因此古代诗人词人寄情山水,应用自然变化来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方式便容易理解了。中国哲学包含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并为后来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依赖,征服和协调三个阶段,自然科学发展到当下,早已不是最初的样子。古代的农耕者早已发现了农作物自身为适应自然而做出的变化,并将其运用到作物改良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不断发现自然在分子层面上的奥秘,并有了从分子遗传层面改造自然的想法、但在改造的过程中,人们又从自然中遭受了改造过度的教训,从而意识到人与自然需和谐共处。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可以体会到孟子养“浩然之气”,老子“反者道之动”的思想,阴阳家的五行学说,以及儒家形上学的万物之道。同样,马恩的自然辩证法也要求了自然科学的研究应该是“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
自然科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应不断思考这个问题,反思自己的研究工作内容。研究应是一门艺术,它不仅是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演算纸上的计算公式,它更应该是人与自然的交流,是处于自然之中的人对身边的自然以及自身的系统思考与反思。
上一篇:恶魔少爷别吻我小说txt_恶魔少爷别吻我小说-观速讯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文章
精彩推送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