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国人传播正确的世界史观 《新世界史纲要》
《新世界史纲要》 钱乘旦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科书的编写一直跳不出“西方中心论”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专项课题研究项目的最终成果,我们用三年时间完成这个项目,在写作过程中修改了七次,其难度之大是可以想象的。项目的宗旨是探讨我国自己的世界史知识体系,为书写中国风格的世界史教科书搭建框架。“纲要”相当于课标,它提供思路,在“纲要”的基础上扩大内涵,可以形成丰富而全面的世界史知识体系,从而向国人传播正确的世界史观,提供完整的世界史知识。
中国的世界史学科起步很晚,是在19世纪中国与西方接触之后才出现的,到20世纪中叶正式形成,可以说是一门从国外引进的新学科。正因为如此,它一直受外国史学观念的影响而未形成自己的体系,其知识体系来源于国外,来源于西方国家或以前的苏联。这种情况极大地影响着学科的发展,也极大地影响着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世界历史的正确认知。长期以来,“西方中心论”忽隐忽现,尽管我们一直在批判“西方中心论”,但教科书的编写内容却跳不出以西方为中心,多数研究项目也跳不出西方话语体系,知识结构多取自西方历史书,由此而导致错误的历史认知不胫而走。因此,构建符合历史真实的世界史知识体系已经是刻不容缓的学术任务,也是世界史学界的共同使命。
(资料图)
怎样纠正“西方中心论”带来的严重后果
“西方中心论”有这样一些特点:(1)西方文明是唯一“正确”的文明,其他文明都不对,或者已失去生命力;(2)西方等于世界,西方历史等于世界史,学西方历史就是学习世界史;(3)西方走过的路是全人类都要走的路,西方引领全世界;(4)西方价值观是“普世”价值观,指引历史的终极走向。用这些特点检视我国现有的世界史知识状况,不难发现“西方中心论”有多大影响。在很多人脑子里,所谓“世界史”只是英法德美少数几个西方大国的历史,世界在“世界史”里不存在。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它在人们头脑里构筑了一个歪曲的世界和一部歪曲的世界史。
因此,撰写本书是试图解决以下问题:(1)在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指导下,展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2)清除“西方中心论”影响,在历史教科书撰写中恢复世界各文明、各国家、各民族平行发展的历史原貌,恢复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平等地位;(3)纠正“世界史是少数几个西方大国历史”的错误印象,展现世界史是全人类共同历史的基本事实;(4)在历史的长时段叙事中展现几千年来世界大格局的变化,进而理解21世纪正在发生的事。
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指导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的形成”的论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这个命题,其中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根据这个理论可以知道:(1)“世界历史”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2)形成的机制一方面是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方式不断完善,另一方面是各地、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不断扩大,最终打破了彼此间的壁垒,由此展现出复杂多样的世界历史。
探索符合历史事实的世界史知识体系
遗憾的是,这个理论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编纂中一直未受到重视。西方历史学既不承认从低级向高级的演进过程,也不承认从分散到整体的融合经历。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说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世界历史的形成”理论,就这样被长期湮没了。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事实说明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完整理论,是构建正确的世界史知识体系的指导思想。在本书中,我们将努力展现这个思想,从而探索符合历史事实的世界史知识体系。
以此为目标,本书分为六章:第一章详细介绍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其学术史、主要内容、现代意义及我们的学习体会;第二章写人类文明的起源及其在早期的发展,勾画出文明如何从星星点点向外扩散,同时也从低级走向高级;第三章写中古世界,那是个封建主义时代,那也是农业文明逐渐覆盖整个世界的时代;第四章写资本主义在西欧出现,但世界多数地区仍基本维持原有状况,呈现文明多样性;第五章是资本主义全面发展并且建立西方霸权的时代,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第六章写20世纪历史巨变,西方霸权正在跌落,非西方国家群体崛起,到21世纪开始的时候,全球化将人类带向一个利益共同体。
(作者为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国家社科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
(原标题:“西方中心论”忽隐忽现,跳不出西方话语体系导致错误的历史认知,构建符合历史真实的世界史刻不容缓——向国人传播正确的世界史观)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钱乘旦
流程编辑:u032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上一篇:建筑给水排水与消防工程-今日讯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文章
精彩推送
X 关闭
X 关闭